什麼是批判思考?
研究生需要強大的批判思考能力來提出研究問題、文獻回顧、批判寫作、提問與報告等,因此培養該能力相當重要。然而我們聽到的 “批判思考” 大多相當空泛而無法量化,究竟什麼是 “批判思考”,而我們又該如何增進呢?
批判思考是具有以下四大特徵的思考行為
- 懷疑精神:保持懷疑,不盲從接受觀點,尋求更多證據來支持或反駁主張(包括自己的)。
- 系統性分析論點:分解複雜問題,理解組成部分,探求它們之間的關係,形成全面觀點。
- 判斷力:評估不同觀點和證據品質,辨別論據是否可靠、有偏見或錯誤推論,清晰有理地表達觀點,進行建設性辯論。
- 重視論據:尋找確鑿的支持證據,要求他人提供相應證據,注意細微差異和不一致,在推理中不刻意忽略任何重要信息。
除了第一點屬於態度的部分,其餘三點其實都牽扯到 “代換”的概念,因此只要能夠通透的理解代換這個概念,就能把握住批判思考的要領,以下我們來詳解 “代換” 一事
代換的定義與增進研究發展
舉凡生化測試、數學、物理等現象,多數參數我們無法直接觀察,常用解法就是 “以較簡單/直觀/底層的A代換較難測量/抽象/高層的B,然後以A的狀態類推B的狀態” 。由此法,我們可一路由更底層的A連續推論至高層的B、C甚至Z,逐漸蓋起知識的高樓
舉例而言,我們可以用ct值代換DNA/RNA template的含量,而ct值又是來自於螢光強度所代換而得,那這棟樓房的結構如下:
螢光強度 (1F) >> ct值 (2F) >> DNA/RNA template含量 (3F)
這棟樓房可以往上蓋(比方說病毒含量),可以往下挖地基 (激發態原子回落),更加完善此樓。以此法我們可以由底層的A (螢光強度) 推測到 高層的B、C (ct值,DNA/RNA template含量 ),有效增進了科學發展。
批判思考源自於發現失效的代換
然而,限制與疏漏往往也出自這些代換事項。不當的代換容易產生代換失效問題,輕則看似無事,重則研究失敗、結果無法再現,不可不慎。因此,檢視代換的合理與否即為除錯、檢視限制、發展應用,批判思考等法的核心概念。
主要原因是,批判思考的基礎是來自於謬誤的發現,而這些謬誤的產生也多來自 “發現代換失效” 。
5種常見的代換失效
定義不明
開始蓋樓前,若是A、B定義不精,遑論後續連結蓋樓。
為避免此失效,在推論前須先以拆句法檢視A、B的狀態,確保人事時地物的精準說明,定的越精準則失效機率越低、應用範圍越窄而明確
比方:”因為產酸多所以用鹼量多”,就有以下詞句需要明確:
- 何為產酸現象? pH下降或是某種酸的含量提高? 。
- 如何定義”產”? 要由源頭生產的或是其他方法拆解轉換的都算 “生產”?
- 多為何意? 是想描述兩者的正比關係或是比其他研究多?
- 時間範圍為何? 是一定期間下有此反應或是為一恆常量?
若改寫為 “甲酸在菌數穩定期約12h內,生合成量正比於鹼滴定量”,就精準許多
代換兩邊不等價
代換兩邊意義不全相等,看似不可能,實則為最常發生情形,可分為以偏代全/以全代偏兩種。
以偏代全,比方為挑10人代表10萬人,此10人情形極可能無法代表該10萬人,即樣本不具代表性
以全代偏,以總量代表某一特定物質量,比方以總醣量代表某一種醣量,此失效的下場可見於case1
形式邏輯錯誤
形式邏輯若錯誤,則可能產生代換失效
比方 “若P則Q正確,則可若Q則P正確” 此句形式邏輯應是錯誤的,後續我們拿 “若Q則P” 為地基做後續推論很容易代換失效
即若 “大腸桿菌” 在 “攝氏35.5度下可分解乳糖產酸” 為真,現今有一株未知菌株可於 ” 攝氏35.5度下分解乳糖產酸” ,我們直接當該菌為 “大腸桿菌” 則大謬 (此條件可得大腸桿菌群共四屬菌)。
未檢驗前提、檢驗不足
以A代換B,是否已恰當檢驗A或A之前提是否為真? B的前提是否只有A一個? 若要比較B1、B2,兩者是否源於同一A?
比方,透過吸光值直接檢測蛋白質含量行之有年,此法有220, 280nm 兩種波長可選,此論述表面上的代換為:
220,280nm吸光值>>蛋白質含量
如此便不知兩法差異與限制,然而220nm實為 “蛋白質肽鍵” 之代換,280nm為 “芳香族胺基酸” 之代換,套用即為:
220:肽鍵>>220nm >> 蛋白質含量
280:芳香族胺基酸 >> 280nm >>蛋白質含量
如此便可知兩者論述其實建立在不同的底層A之上 (檢測對象),從而知其適用範圍與限制
另一例,nisin與 natamycin兩種抗生素,都是改變細菌細胞膜通透性,使菌內物質溢流而亡(底層A)。看似作用原理相同,為何會出現單用nisin只能抑制G+細菌而對G-細菌無效,natamycin可針對黴菌、酵母菌卻對細菌無效的狀況(高層B為何不同)?
代換結構:抗生素>>通透性>>殺菌
其理出自於改變細胞膜通透性的方法不同 (A的前提),nisin 是直接結合細胞膜打洞,natamycin是結合膜上的固醇類,而間接改變膜的組成與通透。
新的代換結構:nisin>>直接接觸>>通透>>殺菌,natamycin>>固醇結合>>通透>>殺菌。
因此,便可了解為何單用nisin對G-菌無效 (有外膜無法直接接觸內膜),natamycin對細菌無效 (細菌細胞膜沒有固醇)
過度延伸
只有一層敘述為真,卻推論二層以上敘述,即只知A>B正確卻推論A>B>C。由於一層推論已有錯誤風險,二層以上錯誤風險則倍增,故不宜,此謬誤常見於研究發想與discussion撰寫中
沿用前述產甲酸例子, 若 “甲酸在菌數穩定期約12h內,生合成量正比於鹼滴定量” 為真,那我們可推測 “該鹼多為滴定甲酸使用” (一層)。若是要加上 “該菌因此生產更多甲酸” 、”甲酸的產生是為了某某原因” (二層) 則大謬
明白此五項,我們可用拆句法、連續QA法找到失效的代換,將其改善便可批判思考、補齊研究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
以下的華勒斯文章 談到批判思考與提問的17招,推薦新手一看。大家可以試著思考這17招是否都是源自 “代換” 一個概念
2 Pingba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