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事實與解釋的差異,可降低你踩雷的機率

最近應該不少人在寫論文,或是剛寫完準備批改後口試的階段,先預祝大家順利畢業。

今天的主題是 “區分事實與解釋” ,這個觀念可以廣泛應用在寫論文與口試上的defense,對於要準備口試的碩二生建議可以多看、多練習幾次文內提到的技巧

關於口試的準備可以參考1, 2,關於論文寫作可以直接搜尋 “寫作” 或是點選 “寫作框架” 的標籤,關於defense的細節可以參考上周的 “學會答問defense”

  1. [口試] — 我想畢業! 完全解析如何準備碩士口試 到 口試後離校 的詳細過程
  2. [研究所meeting] — 3個步驟學會優雅精準的回答meeting問題
  3. [研究所meeting] — 教你如何辨識與應付meeting上的無理提問

那以下開始今天的主題

甚麼是 “事實” ?

我理解的 “事實” 要符合以下兩點:

  1. 透過觀察或實驗所取得的 “結果”
  2. 產生結果的過程始終受到具公信力且一致的標準所檢視

這個一致的標準包含了學術倫理、完善的統計與試驗設計、良好的假設檢驗、嚴格的同儕審查與大眾的公評 (必須符合常識),可以參考[思維框架] — 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 從3方面談研究生如何精確嚴謹的看待研究與論證過程一文內所引用統雄老師的 “科學知識產生的程序”

經過以上流程產出的結果,可以被視為 “事實”。而用質化表示的結果,就是所謂的 “現象”。用量化表示的結果,則是我們常說的 “數據”

通常事實是可以客觀描述的結果,通常會是一個名詞、一個狀態,或是一個高強度的因果關係

如果我們將這個事實拿來服務自己的論點,那這個事實就成為 “論述中的論據”,關於論述的組成與評論,可以參考[論文評析] — 我該如何分析一篇論文? 細緻解析評論與分析論文中論述的要點一文,此處不贅述

甚麼是 “解釋” ?

針對前述的論據或事實做出任何主觀意識介入的動作,就屬於解釋

常見的解釋類型比方說判斷、預測、理論化、評估等,都是寫論文做研究時常用到的。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差異與分辨兩者皆不屬於解釋,而是屬於事實的呈現。主要原因在於差異其實只是描述 “兩者不同” 這個客觀性質,而分辨則只是找出差異的動作,兩者都沒有主觀意識介入

關於差異、分辨、R0-R1的討論相當建議細看,連結如下:

解釋的用途通常是只看事實無法解決問題,而希望引入主觀因素的解讀、猜測來解決問題。常見的作法是引入原先不存在的關聯與元素來串連各項事實,想辦法把他們兜成一個看似合理的故事

這相當於我們將原先的 “許多事實的集合” 代換成 “有組織、有解釋的故事或假說”。換言之,只要有解釋就有代換,請務必記得這點

關於元素與關聯的定義,可以參考[研究所meeting] — 被嫌 “我不懂你想表達什麼”? 用5個步驟具體的表達研究想法及論述


事實、解釋與代換的關係

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事實、解釋與代換的關係

事實:今天小明出門時下雨,到公司後人是濕的

這個情境敘述的是兩個事實 “出門時天氣狀態是下雨”、”到公司後人的狀態是濕的” 的集合,是兩個狀態的描述

我們也可以針對事實作出解釋,例如:

解釋:小明可能沒帶傘,導致他被雨淋濕。

這裡的推測 “沒帶傘” 就是主觀判斷,因為我們無法從現有事實知道這件事的真偽。

而 “被雨淋濕” 這個因果關係也是主觀推斷,造成濕掉的可能性太多了,我們同樣無法從現有事實直接連結到這點

代換:當我們做出這個解釋時,無意中已將原先的 “事實集合” 抽換成我們的解釋判斷了 (可能被雨淋濕)

我們可以由相同的例子來看解釋對事實的 “加工影響”

  • 事實:今天小明出門時下雨,到公司後人是濕的
  • 解釋:小明可能沒帶傘,導致他被雨淋濕

最容易看出來有增加的應該是關聯,解釋中內含了以下關聯,而原本的情境中並沒有提到這點

"沒帶傘" + "出門下雨" = "被雨淋濕",前二者與 "被雨淋濕" 是因果關係

其次是為了完成關聯性而新增的 “傘” 元素,這也是情境中沒有的

這些原無後有的元素、關聯,就可能成為被挑戰的點。畢竟事實本身已經有錯誤機率了,如果再加上解釋的主觀性質,那錯誤機會只會更高。要知道 “錯誤+錯誤=/=兩個錯誤,而是錯誤的平方”

讓我們來試著挑戰上述的例子:

元素:你如何證明 “傘” 有存在過? 或是傘確實參與在你的解釋裡?

關聯:直接要求他證明因果關係的成立是最強大的質疑,想要證明相關很簡單,直接因果是很困難的。

以例子而言,作出解釋的人必須至少證明以下四點才行:

  1. 小明沒帶傘
  2. 小明剛好是被出門的雨淋到
  3. 這個雨確實把小明淋濕
  4. 而且被淋濕的狀態持續到公司

上述只要一點不成立,那關聯就不成立了,解釋自然也被推翻。

如果不嚴謹的解釋出現在你的論文上,那輕則遭受質疑重則可能被退稿或質疑你的專業度。若是在研討會或是口試等重要場合,那就很尷尬了。如果你陳述的是事實而非解釋,就可以避開這些問題

區分事實與解釋的技巧

針對事實做出解釋幾乎是人類反射性的動作,我們能做的是 “意識到解釋的存在”。先意識到我們做出了解釋,而後才能決定保留解釋與否

這需要許多練習 ,接下來我們從詞性的角度來說明辨識 “解釋的存在” 的技巧,同樣使用小明的例子

  • 事實:今天小明出門時下雨,到公司後人是濕的
  • 解釋:小明可能沒帶傘,導致他被雨淋濕

形容詞、副詞、動詞

這三種詞性是最常被拿來表示作者的態度,是重點中的重點

我們可以透過這些詞性的選字來表示支持的強烈與否或是立場的正反面,也由於這些詞性所表達的意思並不具體,很多時候只是表達一種 “感覺”,很容易遭到濫用或偷渡 “解釋”,其中又以形容詞、副詞兩者為最

舉個例子,great 跟 excellent 都能說是好,雖然我們知道兩者描述 “好” 的程度不同,但又無法量化的說到底 “差多少”,這就給人偷渡 “解釋” 的機會了。

如果一個改良方法增加10%,另一個增加80%,我都可以寫excellent,但其中差別是無法從字面上區別的

針對形容詞與副詞的一個解決方法是 “刪掉他“,當作沒看到一樣看句子跟原始數據,然後用自己的量尺去給出自己的評價。關於評價可以參考[論文評析] — 我該如何分析一篇論文? 細緻解析評論與分析論文中論述的要點

此外,另一個好用的解法是具體化,這針對可以量化的事實比較好用。我們可以在小明的例子中用 “衣服濕度” 來取代 “濕掉” 的表述,把解釋轉換成事實就沒問題了

比較容易被忽略的是動詞,動詞雖然相對前二者表達得較為具體,但容易從 “關聯” 的方面被偷渡 “解釋”。作者可能利用動詞的字義來表達站不住腳的猜測或立場,也可能暗示或新增薄弱的關聯,這是許多朋友常忽略的,也常在許多時事評論看到

以小明淋雨的例子,”淋到” 雨的淋到其實就有偷渡因果的概念,千萬注意

動詞方面的解決方法,主要是關注作者使用的字義,是否恰當的在行為、程度方面都能適用在所述情況,對於英文而言需要語感,門檻比較高得多練習

名詞

名詞也可能會有 “解釋” 的情況出現,尤其是有 “動詞名詞化” 或是 “概括許多事情” 兩種情形出現的時候

動詞名詞化,亦即原先是動詞但為了字數、行文等目的而改成名詞形式表述。這一類他的原型本來就是動詞,解決方法就是將它視為動詞的衍生物並用相同方法處理。

概括許多事情,意思是用一個大範圍名詞來代表背後的機制、事件、交互作用等細項的狀況。由於大範圍名詞指涉的太廣了,很可能被代換成以下不同的概念:

  • 大範圍名詞—範圍內的某一個部分 (以偏代全)
  • 名詞本身意義—名詞內的共同屬性
  • 針對該名詞雙方、行文前後解釋不同

解決方法是緊盯著名詞的定義,每出現一次就要重新檢視定義是否與原先相同,是否有被摻入不同的解釋

數詞

數字的選用本身也可能暗含解釋

我們看到的數據都是作者寫給我們看的,為何作者想要算出來並呈現這個數字給你看呢? 畢竟文章篇幅有限而數據無窮,能挑的數據很多的

這暗含著以下幾點:

  • 數據選擇:很多實驗數據,為甚麼挑這個數值來講呢?
  • 試驗設計:為甚麼要這樣設計呢? 是不是刻意想解釋甚麼?
  • 特別放大:挑出來講的數值,為何這個寫最多?

解決方法與形容詞、副詞一樣,直接回去看最原始能看到的數據,自己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