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朋友今天找我求助

他的氣相層析 (GC) 標準品檢量線似乎每次打出來差距相當大,他說他重新配置過標準品,也請其他兩人試著拉過標準線,但仍然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怎麼會這樣?

這看起來屬於缺乏解決問題的 “新思路” 的狀況,這時使用思考框架可以幫我們全面的審視自己的思維,當時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品管界的5M1E法則,從人、機、料、法、環、測六個面向來考慮事情:


5M1E框架的內容

a) 人(Man): 操作者對實驗本身的認識、實驗技巧、對操作程序的熟練度

b) 機器(Machine): 機器設備或工具的精準度、維護保養狀況、機器偵測極限、偵測的穩定度等

c) 材料(Material): 材料的成分、物性化性、配置與保存方法等,生物細胞的種類、使用的試藥及配置的方法、反應的催化劑、酵素都屬於這類

d) 方法(Method): 選用的化學反應、萃取方法、統計方法、試驗設計、控制組的選用等

e)測量(Measurement):通常意味者選用的測量方法是否能準確、直接的測定我們要的參數

f) 環境(Environment):實驗的各項環境參數如溫度、氣體濃度、濕度、無菌與否、bio-safety level、清潔條件等


我們試著從這個case來套用看看:

  • X朋友重配藥品考慮到了 “料”
  • X朋友找其他人重作屬於 “人” 的部分
  • 考慮到實驗環境在出問題前後沒有太大改變,這屬於 “環”
  • 使用的測量方法及數據處理都和先前相同,所以 “法”、”測” 這兩項也是不變的
  • >>>可以看出漏掉了 “機”,也就是機台穩定性的考量

他機器穩定度的情況,他表示機台有時會當機、空打並沒有想像中的穩定,所以我建議他或許可以考慮找第二台試打來確認 “機” 的可能性


用5M1E框架做控制組的設計

我們也可以用5M1E法則來思考control組的設計,利用反向思考一個問題:

“我如何證明這次結果不是由人、機、料、法、環、測的誤差所造成的”

同一個case來說,如果考量 “法” 的問題,X朋友可以考慮使用第二種萃取方法來測定結果,或是繞開這個萃取方法 (像是利用其他化學反應原理測量) 來設計這個 “法” 因素的控制組

關於控制組的部分,請參閱 “控制組怎麼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