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週寫了篇[思維框架]—學會用R0-R1法檢視自己的研究與評析論文,講述r0-r1 (從r0到R1) 的概念與重要性,也提到如何具體的利用r0-r1法來檢視與評析對象。

今天我想延續R0-R1的主題,更進一步的挖掘R0-R1的基本前提 (基底),來給予R0-R1法更廣的解釋空間,讓我們從R0-R1的本質開始談起:

R0-R1的本質:分辨與差異

那時我們在文中提到了R0-R1觀念的本質,列舉如下:

其實R0-R1觀念的本質是R0與R1兩者的差異。
當我們想從R0到R1時,必須先分辨出R0與R1兩者的差異
也就是說,分辨R0-R1的差異是決定如何從R0到R1的基底

那時我們提到分辨R0-R1的差異是R0-R1法的基底,而 “分辨R0-R1的差異” 可以拆成 “分辨” 與 “差異” 兩部分。

關於 “差異” 的部份,我的理解是可以用 “差多遠” 與 “離多散” 兩個方向來思考,細節我們在以下兩篇文章有討論過。或許在我看完德勒茲的作品 “差異與重複” 之後,會對這部分有更新的想法,那到時再寫一篇 “再談差異與重複” 好了

  1. 差異:[實驗設計]—“顯著差異” 是甚麼意思?到底是什麼有差?
  2. 重複:[實驗設計]—精密度precision是什麼? 研究生實驗須知的精密度概念與用途

至於另外一部分 “分辨” 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主題

甚麼是 “分辨” ?

分辨是個動詞,可以拆成 “分” 與 “辨” 兩者來看

分,意即區分,使兩個有形或無形的物質、概念分開並放在不同類

辨,意即辨識,意思是要能夠認得這些物質個別是甚麼,以及對應的正確屬性

所以 “分辨” 一詞其實包含著 “區分” 與 “辨識” 兩者的含意,缺一不可。只有區分則無從得知區分是否完全,只有辨識則兩者仍混為一談。

比方,當鹽與沙混在一碗時:

  • 想要 “分辨” 鹽與沙就必須完成以下兩者
    • 分:將鹽與沙區分成不同類
    • 辨:個別辨識鹽與沙
  • 只做到 “分”:閉著眼睛分鹽與沙,我無法確定是否鹽中還有沙,換言之我必須補做 “辨識” 鹽中是否還有沙
  • 只做到 “辨”:只用眼睛看著鹽+沙,知道碗中有鹽+沙,但還是混合的一碗

聽起來很複雜,但其實都是日常生活中會用到的基本判斷,用久了就習慣了

除了日常生活外,研究中舉凡實驗設計、實驗除錯、文獻批判等活動,都運用到大量 “分辨” 的技能,還是建議要好好練練的

  • 實驗設計:你如何設計實驗組與控制組? 重點就在於分辨兩者的差異
  • 實驗除錯:你必須 “分辨” 當下與理想狀態的差異,才能找到可能的錯誤並排除
  • 論文評析:你必須分辨以下三者間的關係是否合理,才能做出評論、選擇方案
    • 作者的結果
    • 作者的論述
    • 領域知識、常識、學理

在底層邏輯部分,分辨就有更大的用處了:

“分辨” 是 “選擇” 的前提

我們要知道如何選擇,就必須 “評斷選項的優劣”,才能夠選出較優的選項

而要 “評斷選項的優劣” 的前提,就是如何 “分辨選項的差異”,輔以自身情況的評估決定差異孰優孰劣

“分辨” 也是 “拒絕” 及 “接受” 的前提

這裡的概念跟 “選擇” 很像,我們同樣必須先 “分辨選項的差異” ,才能 “評斷選項的優劣”,最終才能決定要 “接受” 還是 “拒絕” 這個選項或假說

“分辨” 可以用來實現策略

這屬於R0-R1的部分,當我們能分辨理想與現實的差異 (R0-R1的第三種),就能夠根據差異擬定策略,這同樣也是奠基在 “能夠分辨差異” 的前提之下


這部分的參考文獻:

分辨的媒介:基準

前述我們提到何謂分辨與分辨的重要性,那我們是如何分辨事情的呢?

想分辨事物就一定需要 “基準”,所謂得基準指的是基底與水準:

  • 基底:用來衡量的事物屬性,是基準的成立前提
  • 水準:用一定的高度來當門檻,決定越界或不及格。

這個基準可以是一個規則、一個數字、一個信仰等等,只要是能拿來評斷分辨的就可以廣義的算入基準。即便你說是靠感覺決定事情,那你其實是用 “感覺” 當作分辨事物的基準,而非沒有基準

  • 一個規則:足球比賽,進球多的就算贏,進球數就是贏球的 “基準”
  • 一個數字:>60度叫熱水,那60度就是熱水的 “基準”
  • 一個信仰:A是環保人士,那環保與否就是他行事的 “基準”

我們在[預實驗系列] — 詳解研究中的篩選型預實驗中提到的 “篩選基準” 就像是一把刀,切開上下的概念就是對於 “基準” 很好的比喻

基準的性質

1.邊界模糊性

我們在[預實驗系列] — 詳解研究中的篩選型預實驗 “目標與非目標的辨識” 一節中提到,用數值作為基準時,在邊界上的數據不易辨識這點,指的就是基準的邊界模糊性

由於儀器的測量誤差、讀取誤差、取值誤差 (四捨五入) 的因素,我們所獲得的值總會偏離真值,而且以上的差距在倍數關係、指數關係時則會更加放大誤差 (因為分母分子、底數指數都會變)

比方真值2000ml的水,測量結果可能是1999.9ml

  • 測量誤差:量筒刻度的誤差
  • 讀取誤差:眼睛讀取刻度判斷時的誤差
  • 取值誤差:1999.94四捨五入變1999.9的誤差

這個令人不悅的特性讓我們在用基準分辨事物時,無可避免的會產生灰色地帶與判斷失誤,也就是偽陰性與偽陽性

這也是我在該篇中提到的,若你的標準是2.5倍,那2.497倍時要直接刪掉還是留著?

2.恆有差異性

任何一個基準只要我分得夠細、單位夠小,總是能夠區分出差異的

所以差異的存在已經不是重點了,重點是這個差異在當前的反應量級是否有意義而這個意義的認定是主觀的

打個比方,我測量兩株植物的高度都是15.5cm,p=0.2,看起來沒有差異

若我真的想看出差異,我可以把單位下降到mm、um、nm甚至原子……總有一級會有差異 (ex.用不同的原子)。

但是無論是實際的結果 (A植物高度比B植物高0.1nm),或是統計的結果 (p=0.2),這個結果是否有意義都取決於差異相對於反應的量級 (15.5cm)

但這個差異到底有沒有意義,還是取決於主觀的判斷,比方說統計學 “普遍認為 p=0.05” 是一個門檻


基準在分辨事物時發揮的作用

以下我們用一個例子來解釋 “基準是如何在我們分辨事物的時候發揮作用”

情境A:我把手放入45度的熱水,我覺得水是熱的。

這裡完成了分辨的動作,我分辨出這個水是熱的

分辨:可被分為 “區分”、”辨識” 二方面

  • 區分:我區分這個水為 “熱” 的類別,而非 “冷” 或 “非熱”
  • 辨識:我辨識到屬於水的 “熱” 的性質

OK,那我是如何分辨甚麼是熱的呢? 這就用到基準的概念了

  • 基準:水的溫度 (熱用來形容水溫)
  • 基底:溫度
  • 水準:這裡用的是相對水準,也就是相對於手的溫度
  • 分辨原則:水溫>手溫=熱,反之為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