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使用SPSE擬定論文寫作架構
新年了,對於進度做得快的同學而言已經可以開始思考論文的撰寫了。學術論文要求架構嚴謹、用字精確,因此良好的架構擬定能協助大家有效、精確的表述自身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會介紹一個相當常見的學術論文寫作結構:SPSE,以下我們一步一步來講。
S:situation 情境
讀者剛拿到文章肯定一頭霧水,這部分主要兩個功能:快速引領讀者到討論核心、錨定讀者對文章預期,依照順序會有以下三種內容出現:
- 大領域背景,簡言之就是告訴大家這是甚麼領域
- 小背景,寫與大背景的關係
- 小背景下前人做過的事情
寫這區域時注意幾個點:
- 大領域只要用一句話指出領域就好,不需要從盤古開天開始寫
- 小主題重點是小主題得重要性、和大主題的關聯性,目的是確認做這個小主題的潛力與意義
- 小背景下前人做過的事情,主要點出目前領域認知邊界,劃定一條線讓大家知道在此之前都是舊的東西,同時讓人信服你對領域文獻的回顧
P:problem 問題
讀完situation後讀者會對背景大致有個概念,這時她希望聽到兩件事:你要解決甚麼、為甚麼要解決,也是依序分成三種內容:
- 現存小背景下的瓶頸,由領域認知邊界開始劃定
- 現存背景之下的解法,以及已知的限制
- 重點點出自己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這部分的重點如下:
- 現存小背景下的瓶頸、現存背景之下的解法、已知的限制,重點是要強調為何現在解法不行,從而提供自己這篇文章的正當性
- 比較現存多種solution是必須的,是文獻回顧的重點
- 重點點出自己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目的是要畫清楚自己要防禦的區域
S:solution 解法
讀完problem後讀者應該明白兩件事:問題重要性、解法必要性,solution這一步就是給他解法的邏輯和可行性:
- 自己本文所提供的處理方式,相當於result的部分。重點是自己每一步的解法處理要能夠符合前一步的邏輯,並最後導到自己的結論
- 主要發現的現象、數據、假說。注意評估數據的部分屬於下一步的evaluation (discussion) 的部分
E:evaluation 評估
寫完solution後讀者會期望聽到你對數據的解釋推論,evaluation考驗的就是你對成果的評估能力和對領域的前瞻性,大致上會有以下四種內容可寫:
- 評估自己所發現之數據、現象的品質,這部分要求客觀評斷,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
- 評估自己假說的可靠性
- 回顧已有文獻、與現存文獻的交叉比較,這部分是許多人常會漏掉的
- 未來建議可以補充證實假說的實驗、研究方向
SPSE的兩種寫法
SPSE可以有兩種表述方式:block、chain,依照領域內常用的就好了,生物領域多是block為主
- block (報論文時的大綱式):introduction 前言—問題 [1-2-3]—解法 [1-2-3]—評估 [1-2-3]—結論
- chain (報論文時的敘事式):introduction 前言—問題&解法1—問題&解法2—問題&解法3—結論
舉個例子
假設我們做了一個各種睡午覺姿勢對午睡品質的研究好了,以下是一種SPSE的寫法:
Situation:
- 睡午覺能讓人適當休息,提高工作效率。 <<大背景,這邊不需要從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性開始寫
- 良好的午睡姿勢、時間、環境都會影響睡午覺時獲得的休息品質 <<小背景,列出次領域
- 在現代人午睡時間、環境都不能大幅改善的情況下,好的午睡姿勢成為提升休息品質的重要因素 <<提出次領域的重要性
- 目前文獻研究過 A、B、C 三種主流午睡法,分別做到了A+、B+、C+的程度 <<現存解法
Problem:
- 然而現存的 A+、B+、C+ 仍然有 A’、B’、C’ 的問題,且A-、B-、C-的問題無法解決
- 改善型:這篇文章想解決A’的問題,是用A” 的方式能夠解決A-的問題
- 創新型:這篇文章提出D的解法,由於 D’ 的原因他比其他方法都好
Solution:
- 改善型:我做了 A”,得到1、2、3的數據
- 創新型:我做了D,得到4、5、6的數據
Evaluation:
改善型
- 1、2、3的數據品質如何,是否能支持 A” 確實能夠解決A’的問題。
- 根據以往文獻顯示,1、2、3 代表著 A” 確實能從1’、2’、3’方面去證明A”可以解決A’的問題
- 3′ 方面證據強度比較弱,未來建議可以往這部分設計
創新型:
- 4、5、6的數據品質如何,是否能說D比A、B、C好。
- 根據以往文獻多種方法的比較,D在所有類似方法裡面的優劣為何?
- 4方面有優化空間,或許可以考慮4的改進型 (4+) 或是多種方法並行 (4+5+6)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