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和同事J交流時,談到希望有一個方式可以簡單、明暸、快速的檢視我們說的話裡面有沒有附帶假設,這對於實驗設計、除錯、形塑論點等方面來說都相當有用處
聽到他這段話,我首先想到的是 “量化思維”,這在我們先前的文章中已經提過了,這對於質量中的 “量” 能夠迅速地提供觀念,在實務上是相當有用的技能,有興趣的可以回去點上頭的連結
不過,那用來判斷 “質” 的部分,也就是語句中相互邏輯關係的方法呢? 這點相當重要,但是要讓大家直接回去上邏輯學似乎是太沒效率了,遠水不救近火的
這個時候,我想到我在某門俄羅斯教授的 “研究方法” 開放式課程上學到的一個小技巧,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也相當實用,不過他沒有給他取名字
那我就姑且稱他為 “拆句法” 好了,以下我們來講講拆句法的用處
甚麼是拆句法
“透過將句子拆成最簡短的單詞,來檢查細部的關係與定義”,這是拆句法的意義
那下面直接來看看怎麼用好了
拆句法的用法
我先舉俄羅斯教授在課堂上的例子好了
"It is raining outside" 外面正在下雨
恩,這段話乍看之下並沒有甚麼特別的,但如果我們利用拆句法將他拆開檢視的話:
“外面” + “正在” + “下雨”,這是最直觀的拆法。我們透過拆開這些單詞再來深究其中的意義連結,舉個 “外面” 當作例子就好了
- 外面
- 你如何定義外面呢? 那是否該有個相對應的 “裡面”、”中間”、”間隔” 之類的概念需要被解釋清楚?
- 你如何確定這發生在外面呢? 這件事情在外面真的有重複性嗎?
- 知道這東西在外面有意義嗎?
- 這個 “外面” 的意義是如何被觀察到的呢? 由誰? 在何種環境或參數之下被觀察到?
其實就是我們先透過拆句法把句子裂解,再透過先前文章中的 “5W2H” 框架來具體的想事情。既然能夠拆句子,那當然也可以用相同的方式來拆解段落
正在、下雨兩個也可以用同樣的邏輯來將他做同樣的拆解,可以看到我們能討論的東西就多了不少。除此之外,我們也要考慮到 “單詞和單詞之間的連結”,一樣舉例
- “正在” + “下雨”,這件事情一定會成立嗎? 重複性呢?
- 知道 “正在” + “下雨” 這件事情有意義嗎?我是否要知道其他更多東西才有意義 (ex. 外面)?
- 你如何觀察到正在+下雨這件事情,兩者的觀察是否真為同時?是否有偽關係的出現? 偽關係之後會再寫一篇文章來解釋他,現在先當成 “不是真有關係” 就好了
以下是回家作業
我要用 E.coli 為宿主表現重組蛋白 請拆句,這是回家作業
那我要拆到甚麼程度?
其實如果上一部分有認真研究的話,可以發現 “下雨” 其實也可以拆成 “下” 這個動作 跟 “雨” 這個名詞,那就是第二層次的拆分了。
不過這樣會出現一個問題,如果按照這樣拆分,下可以分析,雨也可以繼續拆分下去,如果碰到一個稍微複雜一點的例子 (像剛剛的回家作業),那我要拆解到甚麼時候? (這就是先前提到的how much概念,回去看文章)
我的答案是,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如果不是你專注要突破的環節,你只要做到一層就夠了。專注的環節,則是盡量做到 “拆到不能再拆” 為止。並非重點的環節,拆解是為了確認邏輯連結是可解釋的;在重點環節,則是為了透過不斷的拆句來達到最終確認以及突破點的發現。
要知道,了解自己在幹甚麼,為甚麼而做,做的具體,才能知道你的how much要多much
另一個問題,那如果我拆完分析完,但是實際做的時候又發現我有能分得更細的狀況,那該如何預防?
我的答案是,很難預防,所以別想了
概括分類這回事本來就跟當下所認知的學理能力有關,有興趣增強這方面能力的,可以看看金字塔那一篇文章,會相當有用。
到時如果真的有必要再拆的更細的話,就繼續拆分下去,但不必糾結於一定第一次就要拆解到位或是拆到無法再拆,達成的概率極小也沒有必要
君不見道爾吞當時也認為原子不可分割,量子力學也不被當時概念所接受,但後來事實證明我們永遠有發現可以分得更細的一天,這就是科學視野/自身能力的進步,抱持接受心態就行了
畢竟,我們只能做到當下的最好,並盡力降低風險。實驗是這樣,人生選擇有時候也是這樣。
3 Pingba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