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閱讀的其他文章

上個星期的文章[論文閱讀與評析]—論文並不完美!認識常見的論文話術 (上),我們從論文價值方面解析了常見的論文話術。本週的重點則是由論文的論證、行文、實用性方面,來解析常見的話術與破解手法

關於論文閱讀的要點,可以參考[論文閱讀與評析] — 新手研究生,讀論文前請牢記3個“不“與 “論文閱讀與評析” 的標籤


論據&行文篇:刻意以偏概全、隱惡揚善

這可分為論據與行文兩方面的問題

論據方面

論據方面:主要以不良的論據品質與刻意呈現/忽略論據為主,可能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 使用品質較差的證據
  • 較不合理的控制組,比方說原先用A植物為研究對象,但後續某些實驗卻突然換成B植物
  • 刻意呈現較多偏向某論述或結果的證據,比方說全部的論述都集中在蛋白質體學的結果,卻對基因體的結果所提甚少。
  • 主觀取用數據或剔除極端值等情況

有一個故事,可以貼切的說明 “論據” 的以偏概全:

甲是城裡的肥料商,專賣種植高麗菜用的肥料給鄉間的農民

為了行銷肥料,甲做了一個 “科學” 實驗。他昭告農民要將自己的農地分成兩塊,分別施加自己與他牌的肥料後種植高麗菜,並將結果委託給城裡的大學與檢驗機構分析

經過有公信力的檢驗機關檢測,確實使用甲的高麗菜肥料後,高麗菜能長的比使用他牌肥料的大許多。這個所取的樣本數也相當大 (N=100) ,高麗菜重量的差異也達到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由於甲的肥料效果經過實驗證實,因此助長了肥料的買氣。然而農民使用甲的肥料,感覺高麗菜生長不見起色,但看到有城裡的科學證實肥料的功效,想說或許是自己今年種菜不走運,摸摸鼻子就算了。

甲的兒子覺得很奇怪,便問爸爸怎麼會這樣,是不是檢測結果是假的?

甲說:”兒子你想想,我田地裡的高麗菜那麼多,我只要在施我的肥料的園子裡挑最大的100個,跟他牌肥料最小的100個高麗菜比,勝率當然會變高啊。檢測單位比較的是我送去的100個大顆的,那100個原先就比較大,他們量出來比較大才符合我的預期”


行文方面

從論述的遣詞用字下手,強調研究的優勢與成果,卻刻意淡化甚至隱晦研究的短處。常見的行文方式有以下幾種:

  • 形容詞、副詞的誇飾、肯定等態度
  • 用比率取代真值,創造看起來很多的假象
  • 縮短/拉長該部分的文章篇幅
  • 敘述筆法刻意塑造 (這個只能靠領域內的經驗,能這樣忽悠的通常都是大師)

最常見的例子:”我們的研究造成10倍產量的改變”。

聽起來很厲害,但我們並不確定他是由10變成100,或是0.0000001變成0.000001。如果正常產量是5,那顯然後者即便增加100倍也毫無意義

或許有人會問說,有可能0.0000001或是0才是原先的產量,其實這個作者做出了重大的突破? 我們無法排除這個可能,但必須先確認以下兩點:

  • 作者使用的偵測方法:或許0.0000001根本就在儀器的LOD以下、屬於儀器的背景值範圍,又或者是他的0.0000001是用公式 “算出來的”。若屬於以上這些,那他的0.0000001準確度就堪慮了
  • 原先的產量真的是0.0000001或是0嗎? 有沒有可能是作者回顧文獻不完全? 因為如果原先是0 (沒有產量),那作者應該會強調從 “不能>能” 的新穎性,他的標題應該會寫的是 “重頭生產”、”用xx方法的生產可行”、”前所未見的生產方式”,而不會寫10倍

看完以上的例子,就知道利用論述過程以偏概全的手法百百種,我也認為這是最常見、最防不勝防,也最吃領域經驗的一種

解決方法:

這個項目要防到100%挺難的,只能看作者的學術道德了

比方說前面甲肥料商的例子,科研單位成功的幫甲做出了 “不偏不倚的報告”,因為他們沒有(也無法)考慮到100顆高麗菜對菜園的代表性 (樣本對母體的代表性)

當然,科研單位可以用各種方法去增加取樣的代表性,比方說自己去菜園裡挑(防止甲亂給)或是要求秤重整片田的高麗菜(全取則等於母體),但這會大幅增加科研的成本,在現實世界中也不實際。

因此某些時候,我們也只能暫時接受作者的說法與提供的證據,這就給了作者一些機會。

但是能挑一次,挑不了一世。如果你長期追蹤這個作者,盡量找到他的原始數據並仔細觀察,就能最大程度降低以偏概全的風險。

另一個方式,是透過與作者競爭的團隊來交叉比對,就像市面上競爭的賣家一樣,商家總得說自己好和別人不夠好的地方才賣得掉貨物,所以當你懷疑作者講的東西太完美,去找競爭對手的文章來看看他有甚麼缺點。


還是呼籲看到此篇的朋友們,要保持良好的學術操守與求知態度,刻意去挑雖然能找到符合規則的小事,有時能夠交差,但可能會錯過不符合現行規則的大獎。據我所知mRNA就是這樣被發現的,若當時跑電泳的人刻意挑掉看起來髒髒的那條band,那他就虧大了。

低再現性

也有一個可能,作者說的是真的,也沒有刻意偏袒某些事情,但他的研究結果你總是無法再現,這有以下可能:

  • 他漏了/隱藏了甚麼。畢竟論文上寫的是大略流程,沒辦法連攪拌攪幾圈都寫進去,但那些細節有可能才是重點。會做這種事情的文章,可以查查是否跟專利有關。
  • 有作者尚未發現的現象/因素,所以他沒寫進去。比方說作者正在用A配方做培養液,瓶子沒洗乾淨而留下上次的營養,恰巧幫助作者成功。這時你瓶子洗得太乾淨,就做不出來。當然這是極端的例子
  • 作者只有那一次成功,換言之這是個運氣現象。比方說p=0.049有顯著差異,下次做就未必有辦法再現結果

解決辦法:沒有,任何研究結果能不能再現,只有自己試試看才知道。即便自然原理、前人文獻告訴過你這樣能做出來,也要自己確認一次,因為從原理與文獻到實際做出來,還有不小的落差

論文的實用篇

某些學術條件與宣稱可能只存在於理想條件,或實驗室的規模,要廣泛運用有其難度。這部分跟學術比較無關,但對於往後實際執行工作相當重要

很困難的操作與達成條件、壟斷的設備

每個研究成果都有他的適用範圍,有些漂亮的結果需要嚴格的條件,但這些條件並非隨處都能滿足。所以要評估自己是否能滿足這些條件,以及是否真的需要這麼漂亮的成果

比方說pH探針雖然很準確,但如果我現在在沒電的鄉下地方,或我只要很概略的知道結果,其實我用廣用試紙或酸鹼指示劑就行了

這同樣也能用來評估成果的價值,看看這篇文章的好結果是由於他的特殊想法或解決問題的方法,或只是依賴先進的儀器或自動化?

早有更好的做法,或該作法違背現行常識

用生物處理事業廢棄物,在文獻上一直是個很紅的事情。領域內都聲稱這是一個環保可利用高效率的方式

我曾跟Dr H請教過生物處理重金屬廢水的事情,他的專長是廢氣與廢水處理。Dr H表示,處理重金屬還是用化學沉澱法比較實際,生物處理學派的人並沒有考慮到處理生物汙泥的問題,也沒有考量到相較於化學沉澱法而言,生物處理法的成本既高昂又不穩定

Dr H說:”化學沉澱法可以直接改變重金屬的化性,變成沉澱物分離後就解決這檔事了。生物吃了重金屬後,重金屬還是在他身上,你還是要想辦法處理這隻生物”

當然,生物處理法還是個值得發展的領域,而確實在 “生物處理的領域內”,他們確實認為這是環保、高效率的方法。只是對於總體解決方案來說,這個效率還不夠高,也不足以取代現行方法,仍有改善的空間

解決方法:廣泛涉獵多個領域,多多接觸日常事務,然後想清楚 “既然這個方法這麼神,那為何日常問題的主要解決方法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