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meeting難免會有挑戰性的提問,請小心

提問與答問是進行學術討論的重要步驟,有問問題的人們,就需要有回答問題的人們,才能使討論良好進行並趨近於真理。

前幾周我們談到提問、答問的原則與做法,文章如下:

這周我在與朋友們交流答問的主題後,發現還有另外一個因素來增加 “答問” 的難度

朋友們提到seminar上有些講者,論文念的很熟 (或是自己的實驗設計得不錯),但是一遇到態度嚴肅、言詞凌厲的提問者,立刻就像萎了的韭菜一般低聲下氣,回覆變得謹慎小心。即便是自己有理的論點也不敢大力主張,而問者的偏差問題也唯唯諾諾

這些帶有 “挑戰” 意味的問者,給這些答者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但是這些答者下台後又生龍活虎、口才辨給了,怎麼會這樣呢?

這篇我們來聊聊如何應對 “挑戰型問者”

甚麼是挑戰型問者?

挑戰型問者通常是帶有某些挑戰或甚至是惡意的態度,來針對性、鑽牛角尖的詰問答者難以回答,或是與主題無關的問題。這些非善意提問,除了字面上的攻擊外,也常會表現在聲音、肢體語言、地位脅迫上,屬於不好對付的問者。

以棒球為例,提問者是投手,那答問者就是打擊手,先辨識球路 (提問方式與內容),而後將提問者的球傳回給提問者或打到自己想要的位置 (答問)。

這些挑戰型問者丟的不是快球,也不是界外球,而是觸身球。面對這種球路,就是盡可能閃遠點

挑戰型問者的常見提問類型

如何判斷對方是否非善意提問呢? 最大的特徵就是 “糾纏” ,以下列舉幾個可能出現的非善意提問方式:

糾纏在已被證實的代換上

情況A:完整的實驗規劃需要檢驗27個標的,但用拉丁方格法可以只做9個

  • 提問者:你這樣的取法不行,你一定要全部做完,不然你怎麼知道對不對
  • 答者:已經用拉丁方格設計過了,數學證明這9個的取樣均勻可以代表這27個的結果
  • 提問者:不管數學,你一定要全部做完,不然你怎麼知道對不對
  • 答者:謝謝指教,下一位

糾纏在雞毛蒜皮的事情上

這挺常見的,比方說問你攪拌濃湯時是順時鐘攪拌還是逆時鐘,這種明顯與生產濃湯品質無關的問題就屬於這一類。

這個雞毛蒜皮的問題因領域而定,沒有一個準則,但很容易辨識

糾纏在無法回答的結果上

這通常是報告論文時出現,會問 “作者怎麼想”、”作者怎麼不這樣做”。這原本算是提問的正常問題,只是報paper的人畢竟不是作者,能回答的僅限於領域常識和作者有寫原因的地方,提問的過於 “深入” 反而就是在浪費時間了

這裡的答問重點在於有些無法回答的數據、設計是作者的責任,答者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與推測,但要表示作者並沒有說明,不需要幫作者負解釋責任

以下直接看例子 (極端例子)

情況B:作者表示共收集到59顆種子,分成兩組分別作發芽試驗

  • 提問者:作者為甚麼可以同意兩組數量不同?
  • 這時答者會有幾種說法:
    • (批判)答者O:作者沒提到,我也覺得不合理,應該要做XXX…..
    • (推測)答者O:作者沒提到,以我推測可能是XXX….
    • (揹鍋)答者X:一定是為了…..
  • 提問者:但不同就是不同啊,作者當時是怎麼想的?
  • 答者:謝謝指教,下一位

問一些看似學術正確但實務上很難執行的事

這通常是進度報告時會發生的,實務上相當常見,來看例子

情況C:做了一個基因體學篩選型預實驗,得到2000個標的,其中主要的路徑方向有3個

  • (正常) 提問者:這三個方向你應該要全做?
  • 答者:恩,會挑三個方向中的XXXX…..

我們看看異常的提問者會怎麼問:

  • (異常) 提問者:你為何不將2000個標的全做完,你亂挑這些方向到時挑錯怎麼辦?
  • 答者:謝謝指教,下一位

像這種情況除非是超級有錢、高度自動化、有充裕時間的團隊才能一個個做完,多數團隊都只能挑方向做 (或只挑一個方向做),全部都做的說法確實正確,但極難達成。


破解以上無理問題的方法

以上都是常出現在seminar上的 “非善意提問”,其目的是為了挑戰並擊敗答者,而非討論出一個能促進學術知識、完善實驗設計的共識。這些非善意提問對答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也要求答者負起不該負的學術責任,以下我們將從 “心理責任” 與 “學術責任” 兩方面來破解他們的攻勢

心理的破解:親愛的答者,你應該與問者平起平坐

這些答者之所以無法妥善處理這些問者,主因是把 “答者” 的位置放得比 “問者” 還要低

被挑戰型問者詰問後,答者們會有以下感覺:

  • 我被很凶的追問了,是不是我真的講錯了甚麼?
  • 我被不留情面的提問,我是不是很糟?
  • 問者臉色那麼難看,是不是我犯了甚麼錯?
  • 他那麼高高在上,是不是答問的就該被洗臉?

恩,請停止這些小劇場,很重要所以重複三次

人總是在受到威逼、詰問時,就會開始放低姿態以求逃過一劫,殊不知這反而凸顯了這人的不專業,對於提問者而言則會更加認為自己有理而繼續追問,對於 “逃過一劫” 可是於事無補的喔

在科學之路上的公平,其實就是無論問答雙方、地位高低的人們,若是要誠心說服與會者的話,就必須拿 有意義的論據出來 “證明” 自己的論述。

在這個路上,沒有所謂地位,也沒有所謂情緒感覺,一切都由論述的強弱決定成敗

請記得,問者的態度、言詞、架勢、地位等,都不應該動搖你對他言詞的審視,他與你是平等的,你應該保有自己的尊嚴、專業與冷靜來回答問題。

被前述的東西嚇倒不會讓你的處境更好,只會讓挑戰型問者更瞧不起答者

學術的破解:從舉證責任破解挑戰型問者的 “招數”

一個人提出論點,理所當然必須為他的論點提出論據,並支持論據的有效性。在學術上只提出論點而沒有論據,就是耍無賴靠感覺

在這裡提到的 “論據” 主要來自於事實而非解釋,畢竟解釋摻雜著個人的主觀意圖,在問答這種立場交鋒上相當不適合,有刻意為自己論點服務的嫌疑。

挑戰型問者的慣用手法就是將舉證的學術責任與心理責任甩給答者,心理責任的破解剛剛已經心理建設過了。關於舉證的學術責任,我們由挑戰型問者的兩種問法來分開講述

將事實摻入有利自己的解釋,從而讓問題變得很難回答

這個在媒體上常常看到,所謂的 “傳”、”恐”、”暴增” 、”坦言” 等都算是

只要回歸到事實的本質就會比較容易破解。關於事實與解釋的區分,可以參考上周先鋪路的口試怕被電?教你如何從區分 “事實與解釋” 減少口試時被電的機率

拋出一個很難或無法證明的 “可能事實” ,並要求答者舉證

這種情況下負責舉證的一方較不利,很可能被對方追問到垮掉,但是又不可能不回答

這情況有點像圍棋中的 “套手”,算是問者設一個套給答者跳,答者沒注意就會被套住很難脫身,但懂解法的答者反而能佔據上風

這題的解法比較反直觀,任何直接的回答 (證明) 都算是入套,正確的作法是將問者的責任還給他。套句管理學大師講的:將你肩膀上的猴子還給他

這個被問者提出的事實,根本不該由答者來證明,回到前面講的 “自己講的論述自己負責” ,答者完全不必幫問者找論據,反而應該強烈主張問者該提出論據,就換問者尷尬了

這點在問者挑戰答者的正確性、正當性時也是成立的。有些PI可能會直接覺得 “你這樣做不合理”、”根本沒有邏輯”、”完全是錯的”,也屬於這個類別

畢竟你很難完美證明 “你沒有錯”,但你可以委婉地請她證明你 “確定是錯的”

會這樣要求的理由是,問者既然認為答者是錯的,就相當於做出了 “答者是錯的” 的論述,那問者自然要為自己的論述背負尋找論據的責任,也就是作者或講者在內容上有具體的錯誤疏漏。

若問者無法做到這點,那這個 “挑戰” 就只是問者單方面輸出他的感受與意見,那就隨他去吧

但需要注意的是答者還是有舉證責任的,只是範圍屬於以下兩者:

  • 原先答者論述中的論據舉證 (自己說得當然自己舉證)
  • 面對提問時
    • 如果想要反過來詰問問者,反詰的論據當然是答者舉證 (你反問她,變成你做出論述了)
    • 比較問者與答者兩人論述時的舉證,由答者負責 (“解釋” 也是一種論述的產生方式)

這部分的提問較難回答,因此平常就要鍛鍊批判思考的能力,並對自己的數據及文獻都盡量熟悉,可參考以下:

面對挑戰型提問的擬答策略

明白該如何應付挑戰型問者後,就可以擬定回答他們的策略了,一般而言可以分五種

正答,正面表示你知道或不知道的,也請他以論據說話

這就是剛剛提到的做法,一切都以證據為準,是最基礎的作法

當你無法擺脫糾纏時,可以一切訴諸回到證據

反答,以問者爲對則…

這個作法是先假設問者所述為真則會產生某種問題,以此來反擊問者

這個做法等於是反過來挑戰問者論述中的漏洞,以攻代守的做法,適合用在問者舉例不當、重大邏輯謬誤、自己不易回答 (或前言要講很久懶得講)

拆答,只挑一部分解釋

有些問者會將兩或多個問題混在一起問,甚至會混淆多個問題的前提、混淆有把握的事實與臆測的解釋

這時就是拆答上場的時候,將問題拆開來只回答自己確定的部分,常用於天馬行空的提問時

轉答,以論據或態度表示有更重要的事

當問者糾纏在細節或企圖轉移焦點時,可以用領域知識或論據告訴他該關注更重要的事情 (當下討論的主題)

主要是處理天馬行空的問答、不熟悉領域的讀者,也處理過一些想轉移話題到問者主場的情況

不答,根本不值得回答的話題,請他會後再聊

恩,惡意鬧場的這樣就行了,別被嚇到


最後,請永遠記得每次答問都是一個成長的機會。即便是一個蠢問題,他也有可能帶來學術上的啟發,次之可能給你溫習知識的機會,最不濟也能給你練修養

希望以上可以幫助你優雅的防禦,良好的答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