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與答問是進行學術討論的重要步驟,有問問題的人們,就需要有回答問題的人們,才能使討論良好進行並趨近於真理。

關於問問題,先前的文章具體拆解了良好提問所需具備的能力:

今天的主題則是提問的另一頭:回答meeting問題 (答問),也就是常說的defense。


能良好回答meeting問題是專業的表現

我是這樣理解”答問”的:

在同步問者與答者雙方認知後,理解問題並予以適切回復、解釋與補充的行為稱為答問。

舉凡研究生的日常,journal club、seminar、研討會、進度報告,乃至研討會發表與口試等重大場合,我們的報告都需要接受觀眾的檢視與提問,這是學術的日常。在這些需要討論的場合,答問的需求就應運而生

如果說提問帶著點攻擊性的犀利,答問則是防禦性的優雅。好的答問,就如同好的盾牌,可以將尖銳的提問消弭於無形,再不濟也能讓你下的了台。

我曾經見過一個在口試上答問失敗的例子,講者雖然呈現良好的數據結果,但因為缺乏答問的技巧,讓口試委員嚴重低估他的研究貢獻與專業能力,最終導致他的畢業口試無法通過

磨練答問的技巧,可以在即便你不知道正確答案的情況下,保你有面子的安全下莊

答問的重點與策略

在”再談提問”篇中,我提到做出良好提問時須具備的三個方向:「問題聚焦、價值判斷、文字表達」

答問時,我們要如同打擊手接投手的球一樣,一個對一個的打擊回去。本篇我便把答問同樣拆成「同步認知、支持判斷、重點回覆」三個部分


同步認知

如同前述,答問就有如街投手的球一般,總要看清楚球路揮棒才有意義。

回答問題前首先要做的事,並非組織論述,也非檢視對方邏輯的漏洞,而是同步認知。

提問者既然提出問題,就代表他想在 “主題的某個層面上展開討論”,這些層面可能包含數學方法、實驗設計、背景等等,但都屬於大主題下的某個子層面

兩邊同步認知,白話就是要知道你倆是不是說同一件事,或者至少講的事情是否在同一層面上,重點在於確保你有理解對方的問題層面。如果今天問者問的是統計方法,但是你回答他生理機制,或是挑戰他論述中的背景,那就屬於批判稻草人的謬誤,這樣的討論就沒有意思了

同步認知說起來簡單,但很多報告論文的新手在應答時卻會忽略這件事,或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件事,導致提問者 (通常是教授) 失去耐心而生氣,在seminar上看挺多的。


以下我來展開 “同步認知” 的具體步驟:

  • 情境:我報告了一篇 “台茶18號的抗氧化效果對減緩肝臟老化” 的論文
  • 問者:以 “喝茶有益身心健康是不是因為抗發炎?”

1.理解對方說了什麼元素、關係

先將對方的論述拆開來,看看對方提到了哪些元素、關係

確認元素的目的是為了明白問者關心的是哪一部分,確認關係是為了理解問者是如何組織串聯元素的

這裡問者提到了 “喝茶”、”身心健康” 、”抗發炎” 三個元素,關係是 “有益”、”因為”

2.將對方所說的對應到自己所知

這時就將對方關心的層面拿出來,與自己手上的資源做對照,看是否有不同的元素或關係

如果有出現不同的,要思考是否是自己漏講、對方使用別名/慣用語等,等下步驟再與對方確定

這步驟的目的,是確定自己要用哪一部分回答問者

到這一步,我會快速閃過關於 “台茶18號的抗氧化效果對減緩肝臟老化” 的論文內容,整理出以下表格:

問者答者
台茶18號
生理機能身心健康減緩肝臟老化
可能原因抗發炎抗氧化

兩相比對之下,我們可以認為答者提到的 “茶”、”身心健康” 應該屬於簡單的泛稱而不是他不懂 “台茶18號” 的意思。但其中造成原因 “抗發炎” 與我們認知的 “抗氧化” 不合,這點我們要在下一步與他確認

3.與對方確認是否如此

理解完問者的話後,我們一定還要再與他確認我們的 “翻譯” 是否正確,畢竟我們也可能過度解讀或錯誤理解問者的意思

這步很簡單,就拿不同的地方直接問他 “是否是這樣” 就行了

以上述的例子而言,就是 “你的意思是茶有益身心健康主要來自於抗氧化嗎?”

4.若有錯誤部分則校正

第3步後,問者應該會告訴你是否正確理解他的意思。若是,那就趕快進下一步吧。若否,那問者多半會補充解釋他的問題,那我們就得針對他的補充繼續校正雙方的認知。

具體方法就是拿他的補充內容,回到1-3步驟再做一次,直到OK為止

以上述的例子而言,問者可能有以下兩個回答:

  • 是:”對,這是我的意思”,那你可以想想要怎麼正式回覆了
  • 否:”不,我是指作者是否有想做除了抗氧化以外的實驗,像抗發炎就是常做的”,那你就得回去重新搜尋相關的層面與論述,重跑一次1-3再與問者確認

照這4個步驟跑下來,我們就完成了同步雙方認知的階段

支持判斷

經過認知同步的步驟,想必問答雙方已經在同一個溝通平台上了,這時才能騰出手來處理 “提問的問題本身”

答者需要處理的問題內容包含論述組成 (論點、代換、邏輯、文法等)、論據強弱 (信效度、推論、類似陳述等,特別重要) ,可以直接參考以下文章的具體步驟:

這邊重點放在 “答問者” 與 “提問者” 分析回答論述時不同的地方

答問者,你得照顧到三個方面的論述

其實我們在分析文獻、提問、答問時,分析的論述數量是持續上升的

  • 當日常看paper時,我們只要分析文獻的論述就可以完成工作了,分析論述的方面=1
  • 當我們要提問時,我們要分析講者 (也就是答者) 、講者所引用文獻的論述,分析論述的方面=2
  • 當我們要答問時,我們要分析問者 、自己的數據 (或文獻),自己剛剛講的論述,分析論述的方面=3

這代表著甚麼?

分析論述代表著必須完成論述組成與論據強弱的判斷,可以看看前述兩篇文章的具體步驟,就可以知道認真做起來會是多大的工程

看paper只要做1次,提問做2次,答問得做3次而且通常得馬上回答,壓力很大

3次其中任1次做的不好,就有可能被提問者持續追問倒在台上,這就是答問困難的地方

針對三方面的建議應答方向

以下針對三方面給些合適的應答方向,實際得多靠經驗與基本功見招拆招

1.分析問者論述:應該著重在問者的基底是否穩固、問者是否過度解釋問題,以及問者是否有完整表述他的問題三點上。尤其是第三項特別重要,很多時候問者的問題只是一個 “前導的小問題”,這時我們就要分析他背後是否有更大的問題待回答,前導的小問題可以參考[研究所meeting]—meeting報告被說沒重點? 解析什麼是論文中的重點與細節

2.分析自己的數據 (或文獻):這點就依照前述的論述組成、論點強弱兩方面去做就行了

3.分析自己剛剛講的論述:主要考量自己論述的前後一致性、正確性、與文獻數據或領域知識的一致性三方面,這裡會被提問通常是前後不一、講不清楚或是講錯了領域知識

這個步驟從頭到尾都在尋找 “支持”,也就是支撐論點的邏輯結構與論據,這也是這步驟稱為 “支持判斷” 的原因。有了支持我們回答時才有所本,也才能明白問者論述的可能性有多高

在這步中多數攻防的焦點會落在論據的強弱,請務必補強,最基本的功夫就是要盡量充實領域知識,一切深入的提問與答問都來自於對領域的領悟

選擇表達

透過以上步驟,應該可以找到支持三方論述的重點,而這就是此步回覆的材料。

在這一步驟,我們會 “挑選” 最重要的材料,組織成盡可能短而具體的論述來回覆問者

重點在於最重要的材料、盡可能短而具體的論述,而非鉅細靡遺的論述

為甚麼呢? 回答越多越詳盡不是越好嗎?

因為想的時間短了,聽的耐心少了,分開講

首先,答問與提問的語言表達形式不同,提問有可能以文字形式呈現 (比方說回饋單),但絕大多數的答問場景都屬於 “口語對答”,例如研討會、口試、seminar等,場合差異會帶來表達策略上的巨大差異

因為文字可以用寫的,可以用想的,會有思考時間。但是口語問答只要僵住10秒,我們就覺得如過了一世紀一般漫長。表達形式的差異,帶來的是組織回覆時間的大幅縮短

想的時間變少了,又要兼顧回覆的縝密性,要求的就是一語中的,鋪陳越多出錯機率越高

其次,問者的提問代表著問者在乎的面向,他想知道的就是他所問的面向,多餘的鋪陳、背景、論據若無助於問者理解他想要的面向,對他來說都是冗言贅句,有時還會模糊掉回答的焦點,顯得自己不專業

當你做完前兩步後,多數情況下應該能輕易找到問題內容的重點,你只要先回覆他最重要的重點與必要論據就行了,其餘的若問者想知道、有疑問自然會追問。

若是講了過多多餘的事情,剛好又是問者已知的事物的話,只會讓問者有 “這我都知道,所以你重點在哪? 到底有沒有要回答我的問題?” ,這是一個會讓問者失去耐心的方式

總結之,簡短、重點、具體就是 “選擇回覆” 的精髓,套句[研究所meeting]—meeting報告被說沒重點? 解析什麼是論文中的重點與細節中說的:你可以有回覆的準備,但你不一定要馬上講

想要做好這步驟,可以參考以下文章: